本所创办人潘冀建筑师于1964赴美留学,先后进入莱斯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现代建筑与都市设计,并取得建筑学士及硕士学位。莱斯大学经过审慎的入学申请审核后,提出希望他由大学四年级重新念起的建议,并提供全额奖学金,因为此特殊的机缘,潘冀建筑师有幸于莱斯大学加强了对艺术的认知及社会关怀的理念。随后,顺利申请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建筑都市设计硕士(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,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,以下简称GSAPP),师事Percival Goodman教授,深受当代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薰陶。毕业之时,潘冀建筑师获得了The William Kinne Fellows Traveling Prize,此奖学金支持建筑相关学系毕业生一笔为时六周的旅行费用,该次旅行打开了潘冀建筑师的视野,对日后影响深远。毕业后于美国工作多年,返台后,于1981 年创立了潘冀建筑师事务所(于2000年调整为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)。他和与同为Percival Goodman 的学生且为其长期设计合作伙伴王秋华建筑师( '49GSAPP)建立了非凡的工作关系。两人最初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相识,后来合作了许多项目,包括台湾第一座现代大学图书馆。

「她和我共同具有一个理念: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和环境时需要首先考虑人们的生活方式,这有助于减少社会问题。」潘冀表示: 「时至今日,这是JJP 所有项目中皆强调的目标。」

潘冀建筑师于1976年返台,1981年开业至今40年,而那些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诲与回忆一路相伴,从未消逝。潘冀建筑师感念年少时多位贵人相助,透过奖学金的资助,让远渡重洋的年轻学子能够进入世界的殿堂,学习同理关怀、人本建筑的永续价值,而这些正是造就了今日JJP的关键。因此,潘冀建筑师于今年感恩佳节前,怀抱着祝福的信念,回馈一笔永久性奖助学金予母校哥伦比亚大学GSAPP,供海外学子申请使用。愿以此方式,支持同样拥抱着建筑梦想的年轻学子至GSAPP学习,并期许能运用其所学,共创更美好的世界。

相关连结:Columbia GSAPP Joshua Jih Pan